实验中心总体介绍
2019年建成包装工程实验室(投入57.8万)、2020年进行了包装工程实验室续建(投入24万续建),2021年建成木工模型实验室(投入70万)。2022年初艺术与设计科学系对实验室进行了整合。
目前艺术与设计科学系实验中心建设有8个实验室。教学研究型实验室4个,分别是印制成型实验室、丝印实验室、木工模型实验室、三维模型实验室;综合实训室4个,分别是工艺实训室、创艺实训室、造型基础实训室、设计基础实训室。实验中心用房总面积约710平方米,是目前艺术与设计科学系实验教学领域中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中心。
目标:为满足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整体服务水平,完善配套专业相关实验室集群,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定位:在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改革与建设,将艺术与设计科学系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科研究的基地、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平台。
实验中心管理团队
实验室中心主任:毕瑞芳
实验室管理员: 王旭
实验指导教师23人、副教授5人,中级及以上7人。
不断提升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指导教师的任职素质,进一步加强实验师资力量,扩大实验教学队伍的规模,优化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实施实验学术带头人制度,形成一支由拥有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进一步充实实验项目的开发,尽快完善考核平台的建设工作。
仪器设备
——实践与能力培养(核心能力)
实验室主要的设备有:UV平板图形处理机、激光雕刻机、纸盒打样切割机、纸浆模塑成型机、上滑双工位烫画机、液压烫金机、可调速拉花锯、智能安全台锯等这些设备能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触摸屏压缩强度测定仪、薄膜拉伸强度测试仪等设备能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3D陶瓷打印机、3D打印机、胶装机、电动切纸机、订折机、鸡眼机、覆膜机等设备能提升学生们的就业实践能力。
开设课程
——实践与能力培养(综合能力)
实验中心承担着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艺术与科技三个本科专业的实验课程。包装工程主要的课程有包装印后加工实验、制版实验、3D打印模型实验、陶瓷模型实验、材料成型实验、毕业设计等;工业设计主要的课程有家具设计实验、产品模型实验、模型制作实验、木工制作实验、毕业设计等;艺术与科技主要的课程有综合课程设计、色彩综合应用实践、展示模型实验、三维模型实验、毕业设计等。
实验课是学生实践和充分表现自我的场所,通过实验教学在实践中给予学生一个新的艺术视野。艺术与设计科学系的专业存在相互交叉、渗透是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自主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包括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设计能力等。
实验室管理
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制定并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安全防范、环境保护工作。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年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进行考核。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的长效机制。
1.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安全、设备安全
保障实验室安全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全体师生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实验室安全,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对该实验室设备负有安全保护和监管责任,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环境污染和防盗窃工作,以防止各种不测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
实施学生安全准入教育成绩单合格才能进入实验室原则、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上墙。按照学校精神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自查等工作。
2.卫生管理—营造卫生舒适的实验环境
为了规范艺术系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平安环境,健全安全卫生工作制度。系总支对实验室定期检查,对表现优秀的班级通报表扬,以此鼓励学生们爱护、保护实验室环境卫生。
3.建设管理 —规范实验室建设
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实验室日常教学管理、实验室评估基本信息管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和经费使用管理、实验设备维修费分配及管理等,建立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进行考核。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的长效机制。
4.开放实验室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能力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积极开展艺术类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资源库的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课件与习题素材资源库。强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效率,通过多种实验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创新。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教学,扩大实验室的开放范围。
充分发挥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基地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通过课题立项等办法,大力开展学生实验创新项目研究。
教学研究与服务社会
1.教学研究—通过实践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努力构建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重视实验教学,落实相关政策配套、理论教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符合实验教学规律及发展需要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改革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实施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考评体系,确保实验课程质量。
2.服务社会—以学生为中心,服务社会,打造产教融合的平台
实验室注重结合地方文化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大力参与地方砂器产业实践项目和文化建设项目,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积极与地方接触,形成高校专业与地方文化的共建项目。毕业设计采用企业真题项目,最终以系列包装样品呈现,既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又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成果特色
——实验项目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包装印后加工实验大赛项目《冬奥会海报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多项,3D打印模型实验项目中参加全国3D大赛14周年精英联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目,省级三等奖1项。吕琳琳、高一航、彭国帅、杨晓雯、田晓雯5名同学作品入编年鉴。“梦从这里出发”毕业设计作品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多项。开放实验室学生2022年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
未来计划
人才引进——需要配备专业的实验人员
优化实验项目——为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优化整合实验项目
加强规范管理——配备资料柜,加强实验室各项建设管理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