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太阳集团网址8722特色质量文化,在建校40周年之际,结合学校开展的“质量文化建设周”系列活动,我系以“如何加强教学质量”为主题,于10月9日在系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参会人员涵盖系主任、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以及各专业学生代表等。

系主任杨敏首先介绍了会议主题与流程,传达了开展本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系部教学质量建设做出发言,强调要努力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以质量文化引领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
他提出,质量文化建设工作应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优化、落实教学任务、教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教科研成果以及教研室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他指出,教学是高等院校永恒的核心工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贯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遵循,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原则为指引,坚持“规范办学与教育创新相统一,守住底线与追求卓越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以及“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同时强调,各专业应有明确、公开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全覆盖、可衡量的毕业要求。他指出,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明确毕业生可服务的专业领域及服务面向,人才定位和职业特征要清晰并体现专业特色,毕业要求不仅要支撑专业培养目标,还要落实到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程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追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反馈机制。
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最持久的内生动力,培育富有办学内涵的质量文化,对于系部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培养行业一线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系主任杨敏呼吁大家要做到把质量价值观及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研讨会上,各教研室主任就“如何加强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围绕师德师风、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其中各教研室主任指出,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门课程大纲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形成性评价、课程考核等要求,课程目标应可预期、可考核。课程体系要能支撑毕业要求,课程大纲应明确、公开并为教师和学生广泛知晓;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三个方面分析研判了在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按照“运行—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螺旋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信息;在教学评价考核方面,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完善过程评价。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多元的考核评价方法,实施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健全过程监管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应提前发布,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效,判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并建立学生考核评价申诉机制。在教师个人发展方面,教师自身应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应对自身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增强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辅导员老师代表提出运用教学督导、专项评估和数据监测等各种保障手段,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持续改进,是高校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通行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常态监测、评教评学、质量信息分析与反馈、整改督查等方法提高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加强全过程质量常态监控,注重信息反馈和问题预警,提升问题纠偏的时效性、科学性。
通过此类研讨会及“质量文化建设”相关举措,不断深化质量文化研究,完善质量文化制度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协调的质量文化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我系质量保障和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汇聚学院内外多元力量,整合质量文化建设优质资源,构建“上下同心、部门协同、师生互动、内外联动”的质量文化建设模式,完成从“人人既是质量的建设者”向“人人也是质量保障的参与者”的转变,努力构建“自觉、自省、自律、 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形成教师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学生乐学好学、管理者主动服务的自觉动力,营造人人追求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质量文化氛围。
初审:任晋
复审:杨乐
终审:秦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