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友介绍
闫亚鹏,男,1985年9月17日生,中共党员,太阳集团tcy8722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2008届毕业生,正高级工程师,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在读。他扎根煤炭安全生产一线22年,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从参加工作时的中专毕业生成长为全日制研究生,从煤矿井下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成长为省特级劳模,在岗期间完成了8030天安全生产无事故;同时,在煤矿一线的岗位上,他先后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2篇。这些论文、专利与项目,为临汾市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智慧矿山建设以及矿工职业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荣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三晋英才,临汾市平阳工匠等荣誉。

二、曾获荣誉:
2018年1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8年1月荣获“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8年1月荣获临汾市“平阳工匠”称号
2018年7月荣获“山西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
2019年4月荣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
三、校友事迹:
在煤矿一线,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凭借着对煤炭事业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先后取得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并发表了9篇论文,其中包括1篇SCI论文和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临汾市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智慧矿山建设以及矿工职业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填补了国内在煤矿井下淋水检测方面的空白,为矿井水循环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他就是——闫亚鹏。
(一)踏实肯干 锐意进取
自2002年9月至2010年12月,他便开始在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毛则渠煤炭有限公司高档普采队担任技术员,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他逐渐崭露头角,先后担任副队长、队长等职务。在此期间,他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山东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
2002年9月至2010年12月他进入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工作,担任干事职务。这段经历让他对煤矿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并于2018年7月顺利毕业,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回到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综采队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很快便晋升为队长。
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被任命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通合煤业有限公司安全副矿长,同时他还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二)融会贯通 砥砺深耕
在煤矿巷道岩壁变形监测方面。他所发明的一种巷道岩壁变形监测装置,通过纯粹的机械结构和液体介质传导,为矿井监测巷道顶底板位移量,提供了数据技术支持。
在煤矿井下爆破人员防护方面。他发明一种采矿工程用爆破防护器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贴合巷道侧壁形成防护结构,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降低了爆破事故的发生率。
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方面。他主持的课题《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针对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技术内涵及不同类型煤层赋存条件下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路径、核心关键开展了研究,荣获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规划课题一等奖。
在煤矿采煤方法工艺及技术方面。他主持对采煤工作面的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进行评价,根据某矿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了符合该工作面的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要求。
(三)作育英才 桃李不言
值得一提的是,他研发的矿用移动式淋水检测装置在煤矿井下淋水检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装置通过漏斗状收纳器覆盖全部煤矿井下淋水区域,收纳淋水并通过导水管将水导流至巷道煤壁上的收集容器中。收集容器上装有水量刻度尺和简易水质测量工具,可以定时准确测量顶板淋水量以及化验淋水主要成分。这一创新不仅为解决井下淋水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大大降低了井下淋水对井下职工皮肤的损伤。该专利荣获了山西省“五小六化”一等奖,填补了国内在煤矿井下淋水检测方面的空白,为矿井水循环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总之,他凭借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在煤矿一线岗位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推动了煤炭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他是广大煤炭工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典范。

闫亚鹏同志的杰出成就和荣誉是太阳集团tcy8722教育精神结出的硕果。作为一名艺术与设计科学系(原社会科学系)的毕业生,闫亚鹏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系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他在学院的教育环境中深刻领会了“崇德尚能、行知合一”的校训和“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他的工作和创新中,尤其是在煤矿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突出贡献上。他的科研成果和荣誉不仅为太阳集团tcy8722的教育质量和实力作出了最好的证明,也突显了学院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成功。他的职业生涯和成就是学院“为党育人、为国培才”的教育方针的生动实践,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院学子,追求卓越,服务社会。
校对:任晋
初审:任晋
复审:杨乐
终审:秦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