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多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学校封闭式管理成为必须,对学生进出学校严格把控,减少学生与外界接触,降低学生感染的风险。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教学工作,减少学生大规模聚集风险。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封闭式管理或线上教学的长期进行,相应地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线上教学对学校、学生的硬件要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教学实施中的首选。而线上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的硬件支撑,如网络教学设备、网络环境、直播教室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学校有专项的经费支持。此外,线上教学的开展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当前智能手机已经广泛普及,基本能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需要。但是线上大量的视频等多媒体学习资源需要流量较多,对个别学生来说可能造成一定的负担。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能力的缺失。新进教师大都是具有理工科背景、没有系统学习教育类相关课程,虽然其“专业能力”强,但是缺乏“教学能力”的训练和素养,因此不少教师讲课效果较差;部分老教师循规蹈矩、教学方法陈旧,安于现状、缺少主动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2)存在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教学与科研同样都是高校最基本的两项职能,二者本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但近几年由于大部分高校过分强调科研水平的内在驱动,在人员聘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团队建设等方面多以“科研”为导向,几乎不考虑“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容导致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教师教学中的投入也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3)教学投入不足。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教学激励机制不到位,从而导致教师教学中缺少积极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内在驱动力,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学,参加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不够积极,教学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4)基层教学活动不够。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基层教学活动数量很少,教研活动几乎不能正常进行,或者活动走过场、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活动不够具体、深入。老教师积累和传承的教学经验和教艺没有发挥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年轻教师积极性不够或者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去积累经验。
系教学副主任 毕瑞芳
2022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