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始建于1987年。现有8个实验分室,包括:基础测量实验室、薄膜干涉实验室、模拟静电场实验室、密立根油滴实验室、刚体转动惯量实验室、超声声速测定实验室、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室以及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实验室建筑总面积达650平方米,总资产203万余元,现可开出14个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涵盖力、热、光、电、近代物理学等。本实验中心主要承担全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1和大学物理实验-2的教学任务。各实验项目均可实现1-2人一组,保证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专任教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入而广博的理论知识,更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系统的实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学生科学素质、实践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编写“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持省级校级各类课题4项。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基本情况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 |
使用面积(m2) |
备注 |
基础测量实验室 |
44.93 |
基础测量(力学、电学、光学) |
薄膜干涉实验室 |
149.88 |
用光杠杆法研究钢丝绳的杨氏模量;用牛顿环研究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
模拟静电场实验室 |
76.51 |
用千分表测量微小变化的方法研究金属线膨胀系数;模拟法研究静电场的分布 |
密立根油滴实验室 |
102.49 |
用传感器研究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密立根油滴法研究电子的带电量 |
刚体转动惯量实验室 |
44.21 |
刚体转动惯量的研究;新型螺线管测磁场实验 |
超声声速测定实验室 |
109.43 |
用压电陶瓷换能器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用弗兰克—赫兹实验仪研究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
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室 |
74.88 |
用迈克尔孙干涉仪观测氦氖激光波长;用分光计研究三棱镜的顶角及玻璃的折射率 |
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
44.17 |
虚拟仿真实验 |
总计 |
646.50 |
|


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室 薄膜干涉实验室


模拟静电场实验室 密立根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