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现在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工作  /  正文

01人物简介

谷文昌(1915年10月-1981年1月),男,汉族,中共党员,1915年10月生,河南林州人,生前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他在东山县工作14年间,带领群众与风灾、旱灾抗争,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东山十万民心。“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宁化县河口公社红旗大队,带领当地百姓兴建隆陂水库、改良土壤实现水稻亩产上千斤,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2009年谷文昌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同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02清廉故事

骑着一辆轮子嘎嘎响的自行车走村串户,是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14年里最广为人知的模样。

他原本不会踩单车。为方便下乡调研工作,他开始用一辆旧“二八”自行车,晚饭后到县委门口的广场,由通信员当教练,学习骑车。经过几回练习,他终于掌握了基本要领,但毕竟年纪大了,手脚同身子配合不甚灵活,不免有时摔跌。

身边工作人员担心他摔伤骨头,便给他置换了一辆车身矮小的旧自行车。此后,谷文昌就是骑着这辆车,在东山县的山山水水留下坚实的足迹,在田间地头闪动着辛勤的身影。

县委办干部林泽传有次和谷文昌连骑两个多小时自行车,翻坡越坎来到目的地时已两腿酸软,谷文昌却抖擞着精神立即开始了工作。谷文昌担任行署副专员后,林泽传有次去漳州开会,在行署门口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看竟是谷文昌从自行车上下来。他便问:“您不是配小车了吗?”谷文昌笑着说,这不也是“专车”吗?自己骑车上下班,既省事又锻炼身体,还可以给公家省油钱。

然而,就是这么辆自行车,他也是严格要求公车不能私用。有一次,儿女们趁他不在家,又忘了给自行车上锁,便骑出去玩了会儿。他知道后严肃批评了孩子们:“这是公家配给我工作用的‘专车’,你们怎能这样公私不分!”此后,哪怕“专车”又没及时上锁,孩子们也不敢再碰。

谷文昌一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心中时刻牢记“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身为林业部门的领导干部,他一辈子不买木制家具。他经常告诫家人:“干部家属不能搞特殊化”,不管是爱人的调薪还是儿女的工作安排,从来没有得到一点好处,甚至要一让再让。即使到了弥留之际,为了给公家节省医药开支,硬是连止痛的杜冷丁也舍不得多打,并留下遗嘱要求在他去世后把公家配给他的自行车、电话等物品一并交还国家。

谷文昌是一个克勤克俭、从不放松对自己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已经深深地融进他的血脉。只有像谷文昌一样时刻严格要求,才能把人民的事情办好,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03社会评价

谷文昌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他逝世后,东山人民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他亲手创办的赤山林场,每逢春节、清明敬祖,“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在这里相沿成习。

2024年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了解谷文昌同志感人事迹,同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师、学员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说,谷文昌同志在福建是有口皆碑、深入人心的,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一位代表。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谷文昌作为共产党员的榜样,身上凝聚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即使在其逝世43年后的今天,仍以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个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