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学院建校40周年,为增强广大师生和校友凝聚力,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巩固和扩大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果,营造浓厚的“文化·融合·发展”氛围,现决定围绕“建校40年发展历史和办学经验”面向全体师生、各届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院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优秀诗文书画作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学院全体师生、各届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院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征集内容
内容体现爱党爱校、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体现学院的历史、校训、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理念、精神风貌以及建设成绩。
三、征集要求
1.诗文类征文
来稿体裁以诗歌散文为主,要求原创,附作者简介及相关照片,保证文本质量,文责自负。不厚名家,不薄新人,采取一稿三审制,学院对文本有建议权和删改权,不删改的请注明。(注:所有诗文类作品须提交word电子版。)
2.书法类作品
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可使用中性笔、钢笔、秀丽笔;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通篇统一,不得繁简混用。硬笔类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在29.7cm×42cm 以内;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 至 95cm×180cm),竖式。
3.篆刻类作品
提交作品内容使用汉字,字体不限;材质提倡使用除传统石材以外的各种新型材料,机器篆刻鼓励使用木头、陶瓷、金属等材料;印屏尺寸为138cm×34cm,一律为竖式;手工篆刻类作品每人限报1件印屏,机器篆刻类作品作者可根据设计稿制作篆刻作品,并将钤印出的印蜕呈现;且粘贴印蜕6—8方,两个以上边款,作者自行粘贴、题签;附作品释文,发作品照片(印屏照片、已完成印章实物照片),格式为JPG 或JPEG,大小为1—5M,不超过5张,白色背景、无杂物,须有印面,并能体现作品整体、局部等效果。
4.油画、国画类作品
油画、国画类作品形式不限,可以单幅或组图,并附作品释文;单幅装框后尺寸不得超过240cm(高)×200cm(宽),组图作品不得超过五幅,组图尺寸不得超过240cm(高)×200cm(宽);作品有内外框的除做特殊艺术处理者外,要将作品固定在外框上且坚固可靠,作品内外框不得有钉子及锐物外露,无外框作品须自带防水包装;并附作品释文及发电子版照片,其格式均为JPG或JPEG,文件大小为1—5M,不超过5张,且背景无杂物,能体现作品整体、局部等效果。
四、奖项设置
本次作品征集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五、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8月20日
六、投稿方式及要求
1.纸质版:思贤楼三层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注:在作品封面或实物后注明姓名、系别或单位、电话等信息)
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3623463943@139.com。(邮件标题及附件命名方式:【献礼四秩芳华】诗文/书法/篆刻/油画/国画+姓名(教师/学生)+单位+联系电话,如若多个文件请以压缩文件形式发送)
3.活动咨询QQ二维码:

七、注意事项
1.各部门要结合学院建校4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工作部署,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周密组织,精心安排,保障活动工作高质量开展。
2.各部门要对提交的作品严格把关,确保方向正确、主题鲜明。
3.活动为公益性质,任何部门不得以活动名义向参与者收取任何费用,学院主办方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办活动,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4.提交的个人信息须依据提示准确、规范填写,作品标题、所在系部/单位等信息须用全称;作品及作品信息不得出现错别字、错误名称、不规范表述等;报名时的参与者手机号为参与者的唯一身份识别编码,用于活动联系,一个作品对应一个手机号,请务必准确填写,填报后不可修改。
5.学院享有对参与活动作品进行公益性展示、汇编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权益,参与者拥有署名权。作品实物,通知中明确不予退还的,视为参与者向活动方和学院转让作品实物的所有权。
6.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活动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