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安全工程专业的前身为2006年开办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专业,2014年学校升本后于2015年申办了安全工程专业并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安全工程专业按照学院发展定位及转型发展要求,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程教育理念,着重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目前,安全工程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8人,工程师2人,助教3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硕士学位。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均具有安全工程类专业学习或研究经历,1人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证书,6人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8项、市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2项;主编教材4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EI、核心期刊等论文数十篇;获得专利授予十余项;建设有校级金课2门;获得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各类校级教学竞赛近十项;指导“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各类奖项十余项。教研室被学校评为2022年度“优秀教研室”,1人获得“教学创新奖”荣誉称号。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获得安全技术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通风学、安全法学、燃烧爆炸学、事故调查分析与应急救援、安全检测与监控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燃烧爆炸学实验、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通风学实验、矿山安全学实验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检查、管理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安全监察等工作,在设计、咨询等单位从事安全工程设计、检测、评价、咨询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