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通知》,学院按照《关于组织“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通知》要求,思政部于5月22日下午14:00-15:30组织修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选修课的近300名大学生在行知楼报告厅集体观看了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知名教授讲授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四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直播课。


课堂上,三位专家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分别以“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展开讲解,概括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际、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的发展历程,用富有哲理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那一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燃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直播结束后,大家对本次“思政大课”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精彩授课,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坚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更加奋进昂扬的姿态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今天的“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是一次难得的思政课教学示范课,对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有很大地促进作用。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把思政课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苦练内功,开阔理论视野和历史视野,用社会主义500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来启迪人、激励人、教育人、滋养人。
20级交通工程本科1班王彦娇说:“通过本次思政大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跟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别,虽然资本主义通过一些自我的改良,解决了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关系,缓和了一部分社会矛盾。但是我们相信,社会主义终将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一定可以站稳脚步,稳健发展!”
20级财务管理专升本5班王薇说:“今天观看‘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肯定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理论创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肩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按照文件要求,本次“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所开设的四堂专家授课已全部授课完毕。虽然专家讲课已经结束,但是思政部将继续开展“四史”教育的学习和讨论,并以此活动为契机,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做到入脑入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来源:校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