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社会需求
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2004年,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并在教育部备案的高校有68所,涉及领域有军工、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方面,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除此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应急管理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关于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规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冶金、有色、建材企业不少于从业人员3‰、其他企业不少于2‰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企业,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专业沿革与定位
太阳集团tcy8722安全工程专业的前身为2006年开办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专业,2014年学校升本后于2015年申办了安全工程专业并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安全工程专业按照学院发展定位及转型发展要求,以社会需求和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OBE教育理念,秉承和发展学院“涅石传承、匠心铸梦”的办学特色,着重培养适应地方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3.专业教学条件
安全工程专业配套有矿井通风与安全仿真实验室、安全监测监控、燃烧爆炸、安全人机工程等8个实验室,现有设备390台套,设备资产297.4万元,实验室面积476平方米。依托现有实验设备,现已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阳泉市燃烧学及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阳泉市阳泉矿区瓦斯治理与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平台。实验室可开出实验项目39个,涵盖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创新等多种实验类型。本专业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太原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4.专业师资队伍
安全工程专业拥有“双一流”高校师资,现有专业课教师19人,分别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太原理工大学等,其中专任教师15人,外聘教师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1人,讲师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教师平均年龄37岁。山西省模范教师1人,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人。而且柔性引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中国矿业大学长江学者胡振琪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白中科教授作为特聘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5.专业教科研成果
近三年,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项,发表教科研学术论文十余篇,论文三大检索2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2部,授予专利9项。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服务企业横向课题2项,课题经费达3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指导“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省级银奖3项,省级铜奖1项。
6.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矿山、公共安全、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新时代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7.专业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通风学、安全法学、燃烧爆炸学、事故调查分析与应急救援、安全检测与监控等。
8.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检查、管理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安全监察等工作,在设计、咨询等单位从事安全工程设计、检测、评价、咨询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招生咨询电话:1833539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