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教师节丨今天,他们是山工院的最佳“主角”(二)

时间:2019-09-11 17:35:29  作者: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而教师们选择了叶的事业,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

既然选择了叶的事业,那么就是选择了与花为伴,与果为友,为他们遮风避雨,看着他们茁壮成长,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金秋九月,感念师恩。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殷切的教导;每一位收获成功的同学离不开老师的默默奉献。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高国安老师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作为体育教学部的一名普通教师,高国安老师一直认为体育就是一项服务于大家的活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大家一起参与进来才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高老师一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的集体中,让大家每节课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沉浸在运动的快乐气氛之中。

在上课过程中,高老师会特别关注那些体育运动不积极的同学。待课程结束后,高老师会像“好兄弟”一样地搂住他们的肩膀,细致地询问,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例如有一次一名同学因为一些感情上的问题而内心沮丧,没有心情进行运动锻炼,高老师发现后就主动找这位同学询问情况,而他也敞开心扉地与高老师进行交流。最后,高老师作为一名“过来人”,给予了这位同学一些“经验之谈”,事情也得以完美解决。

总之,在高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没有任何拘束,可以与老师畅所欲言,可以与老师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尽情地享受运动的乐趣。高国安老师永远都是同学们身边的“好哥们”。



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董作峰老师

——一片丹心,谆谆教诲,孕育桃李芬芳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老师的可敬,则在于总是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奉献他人,不图回报。

而董作峰老师就是这样一只一直无私奉献的“萤火虫”,董老师将自己在阳煤集团积累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带到校园,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同学们。正是董老师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再加上其自身过硬的实力,才得以带领同学们在一次次的省、市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比赛中屡创佳绩,不断为“山工院”增光添彩。

同时,在“高精尖”方面,董老师也以校园为依托创建了一支研究领域创新团队——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为阳泉市朝着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指明了一条新路。对于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未来的发展,董老师说到:在不久的将来,团队将会创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基地,并将在该领域赶超国内先进水平。

多次在省级优秀创新创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李俊杰同学谈起董老师时说到: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董作峰老师,他严谨的教学风格以及幽默风趣的上课方式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中,都永远闪烁着董老师亲手点燃的火花,感谢董作峰老师对我们的帮助。



校园德风建设标兵——孔晓莉老师

——三尺讲台,一方天地,书写最美年华。

求学,是一个人在学习的路上永不止步。治学,就是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去教导学生,去探寻真理。

孔老师说到: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一定是先做人后求学,这也与老师的教学工作任务不谋而合。教学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政工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孔老师还提倡要多进行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允许学生迟到,学生不可以在课堂上玩手机,而且孔老师还会经常让同学们回答一些问题,如果学生可以准确回答,那么在课堂成绩当中就会有加分项。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也会认真听讲,沉浸在教学当中。

但是如果有同学回答不上来的话,那么孔老师就会让学生先坐下。这时学生就会有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是让学生下一节课来继续回答问题,第二种选择是他可以选择班级里的一名同学帮助他回答问题。一方面可以督促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班级里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孔老师也会很细致地看同学们的作业,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学生相互抄袭作业,两个学生的作业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老师不认真看作业的话,学生们就会慢慢养成这种坏的行为习惯,如果任课老师要求严格的话,就可以把这个行为及时纠正过来。



最后,老师还告诫同学们:大学四年生活很快就会过去,要珍惜大学时光,做事踏踏实实,切勿急功近利。一定要掌握好专业技能的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只有量变才会引起质变,日积月累地积累,会帮助我们在求学之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山工院”的优秀教师不仅仅只有受到表彰的这些,有更多的教师还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一直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发光发热,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你们同样非常优秀,是我们可敬可爱的人!

敬爱的老师们,9月10日,今天你们是“山工院”的真正主角,让我们向一直奋斗在教育战线的所有教师致敬!


(文稿:王维俊 杨嘉琪 何鹏 照片:冀永浩 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