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教务部在行知楼224会议室召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4次教学工作例会。党委副书记、院长姜俊兵,党委委员、副院长叶玉刚出席会议,教务部、教师工作部、教学质量评估建设部、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学习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文件内容。教务部对4月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对5月份一流课程建设培训、教学成果申报培训、毕业资格审查、一流专业认定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在听取教务部工作安排后,叶玉刚强调:第一,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要充分调研,制定具体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形成校系两级培养体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体系进行培养。第二,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以学院省级一流专业为先锋,率先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调研、学习、培训以及材料准备,加强学院专业建设。第三,严格对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双创学分,切实落地专创融合课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四,工程训练中心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要与各专业有效结合,推进教学模式和实践内容的改革创新,争取实现资源共享使用和错位协同发展。第五,要维护人才培养方案法与纲,捍卫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师行为规范化管理,对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持续监控,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姜俊兵以“毕业设计(论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请”“资源利用”“成果培育和就业导向”六个关键词作了总结发言。他要求:第一,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工作,严把质量关,形成教务部监管、系主任负主体责任、指导教师负直接责任的监督管理体系。第二,立即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以将“奖补式”形式作为激励机制,调动各专业积极性,充分调研、认真学习、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对照标准,挖掘问题,立即整改。第三,启动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请工作,要总结专业优势,明确研究方向,梳理科研队伍,补足现有短板,提升学科实力,为参加申报工作做好全面准备。第四,工程训练中心要整合全校资源,拓展人才培养、工程创新、科研服务三大功能,建设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第五,夯实教学成果培育工作,以教学成果培育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重点培育扶持,加强培训指导,形成一批标志性、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第六,加强专业招生宣传,以就业为导向,展示学院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扩大学院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提高生源质量。
(文稿/摄影:杜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