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阳泉的天空变得格外湛蓝,整个尘世间经历了一次洗涤,连空气也变的格外舒爽。“弘扬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机电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6日来到了汉河沟村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调研。
本次社会调研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年龄段为12~45岁的汉河沟村居民。调查问卷共设置20个题目,其中包括探究汉河沟村村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程度,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态势 ,村民对新社保政策的满意度等。 据统计,截止2017年12月底,汉河沟村共有居民1000余人。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正式调查问卷发放方法,发放数量为题目项数的5倍,共100份。此次社会调研符合科学调研方法,结果真实可信。
调研结果显示,有50%的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精神”选择了“不太了解”。这一问题间接反映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村民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地还不是很深入,村民的思想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宣传新思想、学习新思想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而对于汉河沟村近些年的变化,村民们给予了高度认可。汇总结果显示,村民们认为汉河沟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方面是生态环境与生活水平的改善。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文曾对记者这样说“俺村建设新村,绝不占用一分耕地。让全村130户村民到明年底都住进水、电、暖、气配套设施齐全的小二楼,这是俺们这两年主要干的事!”而现在回过头看,宋晓文确实说到做到了,如今的汉河沟村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文化方面也满足基本需求。且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来看,村民们对于电网,信息通信,物流基础建设方面都给出了满分的评价,村民们对于汉河沟村如今的变化都十分满意。近年来,汉河沟村实现了全村高度绿化,村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日渐加强。他们认为打铁首先要自身硬,只有自身的思想意识上去了,环境保护的效果才会好起来。
村民就业状况也是我们调查热议的一点。汉河沟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像晋阳府醋厂,特色蔬菜大棚,采摘园等等,都是汉河沟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迅速崛起的特色乡村产业,他们的发展不仅仅带动了整个村子及周边的经济水平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问题也随之诞生,根据调查显示,45岁以下的村民更倾向于选择出外就业。深入探究我们了解了部分原因:由于农副产品的生产季节性要求,对村企业职工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另外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年轻人会选择出外自由择业。经探访,汉河沟村今后将会大力拓展本村特色产业项目,引导村民优秀人才的回流,以保证乡村稳定发展,间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为乡村全方面发展助力。
多年来,“农民不务农”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之巨大是无法想象的,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如果抛弃了农业那后果难以想象。如今国家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惠农政策,各类农业补贴也相继发放,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十分重视。汉河沟村的情况也是当代中国广大农村的真实写照。身为新时代青年,新时代知识分子,我们应大力助推新农村建设,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建设的越来越有活力,让许多在城市发展的农村人,返回农村为自己的家乡出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18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一班 赵欣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