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法存于心 心化于行

时间:2020-11-25 17:29:33  作者:

 

“法存于心,心化于行”简单八字却蕴含了法律的最低要求,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像一个既严肃又温柔的老师,教会我们衡量对错,规范我们的行为。严肃是因为法外无情,温柔是因为她也散发着人文主义精神。

如何使法存于心中?

从古时严刑厉法,对人言行严格约束,旧时礼法的威严本不在于书帛上的文字,而在于触犯之后的严重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时陋习多有改善,现行礼法通人意,知人情,不再像从前一般。这是法律条文的进步,亦是立法之人的智慧。而严刑厉法以严厉为特点能深入人心,现行礼法以人性化著称亦能存于心中。

世有乱象,不绝于耳,欲绝乱象,从小出发。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路遥的命运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命运,甚至是我们身边长出之事却不自知。校园暴力施暴者仅是一些未长大的孩子,甚至有些人还未成年。都说施教要趁早,我国制定青少年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既全面,然仍有违法之事发生,这是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薄弱的结果,也是法律教育缺失的结果。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就要从儿时教育出发,发扬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在人心中的作用。

又如何使法化为行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不止于立法。道德与法律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成文,道德约束力在于人心底的准则,而法律的强制力约束则在于触犯之后的严重后果,因此法律的威严还在于本身对人们的威慑。道德是人心中的法,而法律是人们需要外化于行的法。因而,法在人心中固然重要,遵法守法付诸行动却更为重要。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一群人的事。是而,法仅一人遵不为法,法仅一群人遵也不为法,要人人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才能弘扬法、传承法。法即规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树立法律意识也是树立规则意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若是千千万万家都能严守国法,则国法不惧不扬。

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措施及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应急医院,中国的抗疫成果世界瞩目,这是先进制度的保障,也是法律体系支撑的结果。党员干部响应党的号召,遵从法律规定身先士卒,毅然投身“战疫”行动。这是他们心中信仰使然,更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所以,加强阵地建设和领导,以心中信仰和责任,引导人们遵法守法,使心中之法化为身体力行。

法存于心,心化于行。意思就是法在心中,并付诸于行动。心中有法本不是最终目的,能知法不犯法才是弘扬法律之根本,而旗帜易立到达却难,因此弘扬宪法精神不仅要入心还要入行。


(管理系 财务管理本科三班 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