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镇黄道川村,一名95后的驻村干部特别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说起他的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小王真的很不错!”他就是太阳集团tcy8722驻黄道川村工作队员王刚。王刚出生于1995年,作为年纪较轻的驻村干部,他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被村民们认可,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蜕变成了一名优秀的“民生服务员”。

谈及为什么刚毕业参加工作就选择驻村,他谈到选择驻村一方面是受六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农村出身,驻村给了自己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很有意思的是,就在出发帮扶村的那天早上,冥冥之中被一首儿歌给叫醒了,这首耳熟能详的《上学歌》的最后一句歌词充分表达了王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一支“老中青”队伍
驻村开始,由于是外地人的原因,并不是很适应山西农村的饮食和天气,在工作队长闫永红和第一书记马孙亮的照顾下,逐渐开始适应。工作中他们配合默契,发挥各自“年龄”优势,齐头并进,推动驻村工作稳步向前。王刚说道驻村工作就像一艘大船,“老中青”组合分别扮演了“掌舵者”、“撑船者”、“划桨者”的角色,协作发力,推动大船前行,驶向彼岸。
“三味真火”——驻村工作的法宝
突出“党味”,永葆党性活力。作为一名拥有4年党龄的年轻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自身优势,当好“工作辅导员”“本领示范员”“党建组织员”“政策宣传员”。开展理论教育流动课堂,走村入户为党员同志宣讲党的理论和政策;积极策划固定党日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等等。将浓浓的“党味”融入到驻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开展好驻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突出“民味”,坚定群众路线。驻村工作开展成效好不好,当地群众最有发言权。王刚深刻意识到驻村工作不仅是“助村”,更要争做沉得下去的“俯身者”。在协助乡卫生院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打新冠疫苗时,偶然发现有一对老夫妇平时出门只有一把塑料管“拐杖”,长期磨损下,底部已经磨得光光了。见状,王刚立马网购了两副新拐杖,替换原来的塑料管“拐杖”。入户走访时,王刚主动为患有关节炎的村民按摩,缓解疼痛;主动为五保户挑水、担柴等等。只有始终心系群众,才能走得进群众心间。
突出“趣味”,丰富驻村实践。不可否认,驻村工作是单调、枯燥而辛苦的。而王刚却认为这是提升自我的旅程。青年人以多些“趣味”的驻村工作打开方式,亦让乡村永葆可持续发展活力。比如在走道峁村(黄道川村所属自然村)庙会和村宴期间,王刚利用相机拍摄下一些图片和视频,编辑成图文后发给村干部,村干部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转发让更多在外打工的人看到,不少人评论道“我看到我妈了,看起来气色很不错”、“满满的回忆,太美了”、“我竟然不知道我们村这么美”等等。王刚说道本就是记录驻村生活而已,没想到却产生了这么大的效应。后来和村干部交流了包括村级微信公众号、可视化村务数据平台、视频版村情档案等想法,他表示希望在驻村期间能够一一实现。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我很庆幸在最好的年华能参与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来。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我希望驻村结束后,回望来时的路,能幸不辱使命,终不负韶华。”这是写在王刚民情日记扉页上的一段话,彰显了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表示愿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驻村工作的华章,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太阳集团tcy8722驻黄道川工作队 马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