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于2019年学院系部调整独立建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四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022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
系部现有教职工76名,其中专任教师68名,高级职称10名,高级实验师4名,双师型教师22名。多人获得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等荣誉。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科研水平较强、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近几年我系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发表国家级中文核心17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专著12部;专利70多项。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百余次。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拥有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优质的实训条件。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提升办学水平和实训条件。努力建设创新型集“产、学、研、训”四位一体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IT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软国际采取“3+1”培养模式合作办学,共建智慧云平台实训中心,与中科曙光合作办学,共建大数据计算中心。同时拥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主要面向网络安全、软件设计、大数据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嵌入式开发等岗位。
2024年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招生计划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的校名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太阳集团网址8722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2018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扶持项目,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与中软国际进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人。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良好的编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良好的道德与修养,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编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旨在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字逻辑、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JAVAEE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系统开发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认知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 课程设计、WEB综合应用开发(项目化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IT企业、金融、教育、政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招生联系电话:18035308760
联系人:苏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代码: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2018年设置专业, 2019年获批2A本科专业,现为太阳集团tcy8722特色建设专业,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拥有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云计算平台,与中科曙光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系统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的理论、技能和方法,能在信息技术企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从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作,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Java 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最优化方法、Python 语言、应用统计学、Linux 操作系统、大数据平台技术、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工程认知实习,Java 程序实践,Python 程序项目实践,大数据开发实训,生产实习,大数据项目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结合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能,旨在培养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金融、电商、教育、医疗、政府等多个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数据科学技术的新应用。鉴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本专业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政府、企事业等领域从事相应大数据挖掘、处理、分析、研发等工作,随着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各行业需要更多的数据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招生联系电话:18035308919
联系人:王瑞兵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7T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19年设置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有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与阳泉数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无人驾驶示范基地,与中公教育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专业共建等多方面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具备扎实的数理知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及智能科学技术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最优化方法、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程序设计综合设计实践,机器学习综合实训,深度学习综合实训,生产实习,计算机视觉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智能科学与技术是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及软件编程等多学科高度交叉的专业,人工智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本专业旨在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智能科学理论方法为重点,以掌握智能应用技术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并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学习智能系统的设计原则、开发方法和优化技术,具有开发智能系统的能力,以适应于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智能系统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服务于各行业系统的智能化需求。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电信相关专业部门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也可继续深造,在国内外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硕士学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招生联系电话:13720973289
联系人:曾照华
◆物联网工程
专业代码:080905
物联网工程专业概述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新工科特色专业,是太阳集团网址8722立足于山西转型发展,阳泉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需求建立的新工科专业。专任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建有物联网综合实训室,与华清远见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专业共建等多方面合作,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提升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系统地掌握射频、传感器、嵌入式开发、物联网组网等物联网工程相关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RFID与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嵌入式开发、Linux 操作系统实验和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
主要实践环节:认知实习,工程认知实习,基于硬件接口的程序开发实训,嵌入式开发实训,物联网数据采集实训,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构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广泛涵盖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物联网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偏向于嵌入式开发,安全生产产品研发,培养具备前瞻性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及时跟进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
物联网工程专业强调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过整合这些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够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招生联系电话:13313530684
联系人:魏晓艳

中国电信阳泉分公司(阳泉大数据与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体验中心)

2021年北京中公教育web前端方向实训

学生制作机器人参赛



学生在实验室上课

“青年杯”足球赛

创新创业实践

企业实训

篮球比赛

学生获奖展示

学生参加比赛获奖

学生与企业合作

大数据产业学院

2023年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

2023年田径运动会运动员与教师合影
招生录取期间,接听考生及家长涉及专业内涵等问题的咨询电话:13935320679,联系人:岳俊梅。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