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意见》(晋教高〔2019〕1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晋教高〔2019〕11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树牢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结合学校2017年教学基层组织设置方案,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是联系教师与学生、落实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建设,太阳集团网址8722基层教学组织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研教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专业数、在校学生数和青年教师的增加,以及个别教研室主任、实践教学中心主任调整等,基层教学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组织功能被忽视、教研教改活动弱化、青年教师培养滞后、教师教学共同体缺失、教学管理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振兴本科教育号令。振兴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必须营造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必须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落实这些任务主要靠基层教学组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创新组织形式,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教学质量主体意识,培育形成全校上下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教学质量文化。
二、基本原则
全覆盖原则。每个本科专业必须有对应的基层教学组织。所有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在聘教师(含实验指导教师等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均须参加所在系(部)内设的基层教学组织的日常活动。
特色化原则。基层教学组织根据学校、各教学系(部)实际状况进行设置调整,综合考虑与原有教学系(部)、教研室等组织的有效衔接与融合。
有效性原则。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须着眼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组织活动的常态化工作开展,应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及保障教学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为目的。
三、职责和任务
(一)教研室主任职责任务
1.组织安排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肃课堂教学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各个教学环节(如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考试考查、毕业设计或论文、新进教师试讲、新课程试讲及成绩评定等)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2.组织开展专业建设。加强相关学科、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研究,制定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3.组织课程与教材建设。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组织制定并规范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选用或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指导用书,进行教材、教辅资料、课件、题库、资源库、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
4.组织安排实践教学。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安排实验教学、阶段实习、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指导。推进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验教学场所的建设与管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大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5.组织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组织相互听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开展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议,及时了解教学改革领域的最新动态。
6.指导教师教学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对青年教师实施教学指导,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有计划推荐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培训、访学考察等。
(二)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必须认真履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负责制定实验教学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制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3.协调实验教学中心的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审核实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验人员教学任务,并定期检查实验教学情况。
4.负责制定教学仪器设备及药品等采购计划。从教学全局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有重点地做好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5.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加强组织实验装置的改进和自制工作,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组织实验教师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合理调控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切实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7.做好精密、大型仪器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为开展科学研究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8.做好实验队伍建设,负责实验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9.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做好防火、防盗、防水,确保实验室安全。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好“三废”处理的组织和监督工作。加强药品、危化品的使用管理,严格领用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有关信息资料的统计建档,规范实验室有关信息资料的统计、收集、整理工作。
11.做好每学期实验室检查、管理总结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管理规章制度
继续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听课评议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质量考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
(二)组建多种形式基层教学组织
应以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为原则,组建基层教学组织,要涵盖教学管理和所有专业或课程。组建基层教学组织应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归属到一个或多个教学组织。本年度将开展第二轮教研室主任的选聘和实验教学中心的补充选聘工作,以后将每两年进行一次补充、调整选聘工作。
(三)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
1.2019年6-7月,修订完善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等;
2.2019年8-9月,开展第二轮教研室主任的选聘工作,本科专业教研室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要配齐配全;
3.2019年10月前,配齐配全各教研室活动场所及办公用品。
五、组织保障
学校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教研活动用房及相关办公设施,为基层教学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系(部)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体,要选配责任心强、教学管理经验丰富、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赋予基层教学组织在队伍组建、经费使用、教学考核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保障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时间,加强管理,规范运行,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健康发展。
六、考核激励机制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作为教学评估、专业评估的重要观测点,将纳入教学质量报告,作为系(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日常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做好年度考核和评优工作;给予考核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相应奖励,在经费投入、教改立项、教学成果评奖等方面优先支持;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太阳集团tcy8722
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