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程训练中心主办、电气与控制工程系承办的2024年蓝桥杯大赛单片机设计赛道校内选拔赛圆满结束。本次比赛于12月5日组织考试,随后进行评分工作和成绩公示,经过严格的组织、评阅和公示环节,最终确定比赛结果。本次比赛共有226名同学参加,参赛选手通过现场答题的方式,展现了扎实的单片机开发技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比赛采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考试组织,通过平台发布考题并进行统一评判。在考试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学生作答情况,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结束后,评委团队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认真评阅,并对成绩进行了详细复核。经过成绩公示环节,最终确定了本次比赛结果:共产生一等奖22名、二等奖44名、三等奖65名。基于比赛成绩,推荐前40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参加省赛的详细名单如下:
名次 |
姓名 |
院系 |
班级 |
指导老师 |
1 |
常宇轩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2班 |
郑宗豪 |
2 |
张家齐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王艳芳 |
3 |
高翔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机器人工程1班 |
王奇 |
4 |
丁启鹏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王艳芳 |
5 |
桑绍华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郑宗豪 |
6 |
支相杰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
孟繁博 |
7 |
张诗浩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2班 |
梁宇倩 |
8 |
王嘉宇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
王艳芳 |
9 |
王知宇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郑宗豪 |
10 |
刘丰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朱庆亮 |
11 |
郭峰瑞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1班 |
冯志永 |
12 |
吕苏锐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1班 |
郑宗豪 |
13 |
张涛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冯志永 |
14 |
郭景涛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班 |
贾佳 |
15 |
耿宇嘉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2班 |
杨晓龙 |
16 |
席煜凯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
张红梅 |
17 |
张昱辉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智能科学与技术1班 |
杨晓龙 |
18 |
康益铭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1班 |
朱庆亮 |
19 |
王佳琪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
王艳芳 |
20 |
时嘉阳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
张红梅 |
21 |
石锦华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冯志永 |
22 |
郭艳阳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2班 |
杨晓龙 |
23 |
张昊昱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1班 |
郗文华 |
24 |
宋寿永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
张红梅 |
25 |
宋雨润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尹祺巍 |
26 |
丁嘉琦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2班 |
李莉 |
27 |
吉梦超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专升本1班 |
杨晓龙 |
28 |
张博翔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李莉 |
29 |
原阳灿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陈娟娟 |
30 |
王婵媛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机器人工程1班 |
王子文 |
31 |
夏超强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2自动化1班 |
杨晓龙 |
32 |
李泰霖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
孟繁博 |
33 |
郑咏霞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3班 |
余剑 |
34 |
赵帅旗 |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 |
2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班 |
郭文坚 |
35 |
杨夏荷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1班 |
冯志永 |
36 |
李若璟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
郑宗豪 |
37 |
杨文宇 |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 |
2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班 |
贾佳 |
38 |
黄杰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自动化1班 |
荆健 |
39 |
周广宇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 |
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
孟繁博 |
40 |
张琳烽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2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班 |
殷娜 |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通过这样的竞赛平台,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工程思维,提高了创新创造能力,为今后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稿:王子文
一审:李莉/二审:孟繁博/三审:郗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