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全日制三年专科专业,设立于1984年,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是建校、建系的龙头专业之一,被指定为山西省紧缺人才培养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1年,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被列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同时为中央财政支持(280万)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近年来,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获得采煤、掘进的现场施工操作、技术管理及有关的设计,煤矿通风与安全现场施工操作、技术管理,采掘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等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构架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力学 主要课程:煤矿地质基础、矿山测量技术、矿图及采矿CAD、矿山电工、煤矿机械、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矿井设计、煤矿区队长管理、煤矿开采技术等。
三、教育培养过程
理论教学: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理论教学的总学时数为1248学时,其中通识教育模块600学时(必修课536学时,选修课64学时),专识教育模块648学时(专业基础课256学时,专业课328学时,专业选修课64学时)。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及学生实践教育,总学时数为1726学时。
实验教学:实验环节有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
实践教育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入学教育、社会实践、劳动养成教育、毕业教育等;
实习环节:包括井巷工程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课程设计、煤矿开采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含工种操作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师资队伍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涉及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共有37名,其中教授2名(含兼职教授1名),副教授19名(含工程、实验系列及兼职),博士研究生(含在读)2名,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3名,有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5名,8名专职教师有在煤矿企业从事煤矿安全管理、煤矿监控设备研发、煤矿开采设计、井巷施工的工作经历。 在教研、科研方面,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均压防灭火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12),《小油箱和零油箱洁净液压系统及其净化性能分析》(煤炭学报,2002/04),《基于PC机煤矿生产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煤矿开采,2003/06)《深部矿井大硐室锚注联合加固技术》(煤炭科学技术,2012/01),《保安煤矿1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分析》(煤炭科学技术,2010/06),《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研究,2011/02)等一百多篇论文;获得国家专利《岩石爆破定向破裂装药结构》、《锚固用双S型钢带》、《导轨式滑移顶梁放顶煤支架》等7项。主编、参编国家级出版社各类教材如《采煤概论》、《矿井防灭火技术》等十余部。主持和参与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项,主持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2项,其中《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已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