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组织劳动课学生在学院南门外劳动实践基地采摘花生。

实行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教育方针。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不断丰富劳动内容、加强劳动实践。继耕读园之后,学院又在校南门外建设了新的劳动实践基地,并在基地内种植培育了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
白露秋分,正是花生作物成熟的时节。师生们荷锄负桶、分工协作,脸上是带着泥土的汗水,手上是沉甸甸的收获。经过一个下午的忙碌,终于在落日的余辉中把胜利的果实运抵了学院食堂。
劳动教育是人格教育。体验过农民耕种的辛苦,才能理解为何要珍惜碗里的粮食。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的意义就在于让大学生喜欢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而尊重劳动成果和劳动者,真正从劳动中获得幸福,形成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流。

(文稿/摄影:连东)
(一审:连东/二审:刘晓青/三审:郭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