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土木工程系“红色基因永相续,党史故事代代传”党史学习实践团队重走平定县南庄村抗战地道,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平定县南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至今仍然保存着4000米左右的地道。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地道全长4000米,分4个区域,由村里的4个党员分别负责,设置了22个进出口、21个通气眼、31个居住窑洞、6个竖井式防毒气战机关和防烟熏战机关。现在通过加固维修,大约有1000米左右的地道开放。
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国槐、革命烈士纪念碑、英烈园等遗址,并重走了1000米左右的南庄地道。刚进入地道时,同学们便感到了一阵寒意,与室外的高温相比,地道内不仅凉爽,甚至还有一丝丝的冷。进入地道后,同学们弯腰前行,只前行了几百米后便已经气喘吁吁,腰疼。地道设有瞭望点,议事点,休息处等,同学们在休息处驻足停留,看着又潮又闷又小的一个休息地方,纷纷感慨自己仅仅是待了一会,便觉得不舒服不适应,革命先辈是如何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生存并与敌人周旋战斗的,敬佩之心涌上心头。此外地道蜿蜒绵长,岔口很多,如果不是有参观路线标牌指引,大家可能随时迷失在地道里。队员赵冠杰佩服地说到:“在那个条件如此艰苦的年代,革命先辈依然用自己的双手、铁锹挖出了一条条贯通全村的地道,亲自走上一遍,才能切身感受到他们反抗的决心和战斗的智慧。”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此次实地研学,队员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不仅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决心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更是立志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