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概况
现在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系部概况 / 系部介绍

系部及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系于2000年建系,学院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前身是土木与建筑工程系,2021年12月调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作为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持续抓好党建工作“基本功”和教书育人“主业务”,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创新性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土木工程系现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年龄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位教师26人,占比73.2%。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土木工程系现有3个实验中心,12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近几年,教师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12篇,省级课题立项18项,申请专利30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山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数字化设计大赛、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成绩。

土木工程系秉持“崇德尚能,行知合一”的校训,形成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求真务实、严谨笃学的优良教风,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2024年招生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081001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土木工程专业是太阳集团网址8722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和工程材料实验中心两个实验室,其中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阳泉市重点实验室,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十一个,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工程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8人,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10人。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山西省高等学校1331领军人才一名,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一名,山西省优秀双师型教师两名,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课一门。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教研科研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指导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十余项。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OBE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扎实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定期优化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模块化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等。课程建设方面,重在创新,即新体系、新内容、新手段、新思路。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基础工程学、钢结构设计原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土木工程企事业单位施工一线,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内的勘察、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5T)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太阳集团网址8722优势特色专业,在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岩体力学与工程、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2%。专业依托矿区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学科,拥有多种先进、完备的教科研设备,为进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试验基础。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教研科研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国际发明3项),指导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十余项。专业注重产教结合,建有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冶金岩土勘察有限公司及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保障。

专业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70%毕业生就业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

专业特色:以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跨学科交叉为引领,坚持本科生导师制,打通理论、实践和学科交叉环节,构建产业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贯穿于课堂与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工程难题的新工科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混凝土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结构、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有关的政府部门(建委、交通委、建设局等)、业主单位(城投、地铁、市政等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土木工程类设计)、施工单位(中建、中铁、中交及各省市相关施工企业等)和监理单位等,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设施、城市地下人防设施、地下综合管廊与工业空间、地下排水设施与地下储库等工程的管理、投资、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研究生。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081006T)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在原交通工程专业基础上根据我国土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坚持OBE教育理念,培养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1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2人。专业现与山西省四建集团、山西省五建集团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为进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专业特色:坚持以育人为本、学以致用为培养理念,构建了涵盖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及管养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兼顾隧道工程,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交通强国建设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材料、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桥涵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企事业单位施工一线,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内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