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学法 懂法 做守法市民

时间:2020-12-04 11:17:48  作者:

 

天下之大,无“法”则无序。无论在古时,还是在现代,法律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法,才有限制人类行为的准则,才有“底线”二字存在,人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整个社会才会因此稳定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法律,英文中写作“law”,先讲法,再讲律。法,《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平之如水,触不直者去之”。

在汉字中,法的古体字笔画比较繁杂,由三部分组成。法的左边的偏旁为“氵”,那么法肯定与水有密切联系。在原始社会,河流是人们生活的终点,对违背部落行为规范的人,常常处以流放的惩罚,就是赶到河对岸去。久而久之,水就有了刑罚与行为准则的含义,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是平之如水,是形容法律像水面那样平整。平就是公平。人们常说,一碗水端平,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就是法的本意。

律,最初是一种调整乐器音调的工具。《说文解字》中说“律”,均布也,这里的均布就是调音律的工具。而把律比做均布,比喻如同调音律一样,均平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规范化,也就是说,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但无数条法律,无数条规定,那个更核心?当有法律相互冲突时,又该如何遵守呢?这时候,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应运而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说了这么多,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学它懂它会用它”。那有人可能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好像都触及不到,认为只需要懂得基本的法律,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但其实,就像刚才所提到的,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核心,只有懂得最核心的部分,你才能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遇到事情才能更加沉着冷静,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用宪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举几个案例吧,山东青岛3名高中毕业生状告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造成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平等一案;四川大学生蒋某引用宪法平等权条款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限制身高歧视案......这些案例的成功,不仅告诉我们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宪法也正在从神坛走下,步入到千家万户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近年来一系列事件的促动下,宪法正切实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人权保障书”。

宪法很薄,但也很重。宪法的精神是以人为本,而一个和谐社会的标志也是以人为本。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学习宪法、懂得宪法,更重要的是要遵守它、弘扬它的内在精神,做一个守法的良好公民。让宪法之光普照大地,将希望与公正传播开来。


(土建系 19交通工程1班 范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