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时间:2022-05-30 11:01:41  作者: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2021年,电气系共有毕业生41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91人,专科毕业生25人。本科毕业生包括电气专业270人,自动化专业121人。

 

(2021届毕业生分布情况图) 


(二)毕业生就业

1.各专业整体就业率

截止2021年8月14日,电气系416名毕业生中,就业384人,整体就业率92.3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70人,254人已经就业,整体就业率为90.74%,其中,考研21人,考研率为8.27%;自动化专业121人,116人已经就业,整体就业率为95.87%,其中,考研8人,考研率为6.61%;电气自动化技术25人,23人已经就业,整体就业率为92%,专升本8人,升学率32%。

2.暂缓就业人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就业拟升学的人数有22人,准备继续考公务员的有2人。自动化专业不就业拟升学的有2人,准备继续考公务员的有1人。电气自动化技术待就业2人。

二、2021届毕业生就业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毕业生就业主要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升学、考公务员、西部计划、征兵入伍七类形式。电气系协议就业249人,占总就业人数的64.84%,灵活就业92人,占就业人数23.96%,升学37人,占就业人数9.64%,公务员 3人,占就业人数0.78%,西部计划1人,占就业人数0.26%,应征入伍2人,占就业人数的0.52%。

 

(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的254人中,协议就业174人,占68.50%,灵活就业47人,占18.50%,考研21人,占8.26%;自动化就业的116人中,协议就业72人,占62.07%,灵活就业34人,占29.31%,考研8人,占6.90%,西部计划1人,占0.86%,应征入伍2人,占1.72%;电气自动化技术25人中,协议就业3人,占13.04%,灵活就业12人,占52.17%,专升本8人,升学率34.78%。相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初次签约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协议就业率,而灵活就业率低于自动化专业和专科的就业率。

 

(各专业就业去向情况图)

 

(二)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电气系的就业的主体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建筑业、采矿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5.07%、20.46%、19.60%,占全部就业的65.13%。此外就业比较多的行业还有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20%、4.32%,4.03%。其他房地产、农林牧副渔业、公共服务业、教育培训等共占到19.31。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

 

(三)毕业生单位性质分布

电气系2021届已就业的347名毕业生中,有224人就业于国企单位,占64.56%。92人就业于民营企业,占36.51%。

(四)毕业生分布省份

在就业单位所在地的选择上,学生们比较倾向于选择在生源地所在省份就业,就业多的省份主要还在山西,有191人,其次就业比较多的省还有山东省49人,内蒙古14人,江苏省12人。

(五)毕业生从事工作职位类型

毕业生在就业职位的选择上,263人选择了工程技术类、专业技术类岗位,就业学生与专业匹配度达75.79%。

三、电气系就业率浅析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连续两年来初次协议就业率都位居全校之首,特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领域很广,在电力系统、建筑行业、汽车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都有对电气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而且从每次来学校的单位招聘专业需求上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招聘需求大于自动化专业,因此电气本科专业学生选择的面比较广,初次签约率比较高,这是这个专业的就业优势。

在就业观念上,不论是电气专业还是自动化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单位的选择还是倾向于国有企业,电气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国有企业签约率分别达58%和51%。但最终就业率,电气专业的没有自动化专业的高,分析原因,还是与学生的就业选择有关。电气专业的学生与24人暂缓就业,约占到总人数的9.4%,都是准备再次考研的,想要有个更高的就业起点。但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因为感觉到就业压力比电气本科的大,因此就业积极性更高,每次学校组织招聘会都积极参加,最后的就业率居全系之首。

电气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电气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就业工作:

(一)抓会议精神,形成“全员抓就业”工作格局班主任

电气系党总支坚持“抓紧干、认真干”就业工作。要求毕业班主任第一时间汇报、及时专题研究、及时部署、及时推进。

在就业工作中,党总支率领教职员工,坚持利用社会、学校、家庭、校友等的原则,贯彻实施国家就业政策,增强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就业范围从学校招聘会增加到所有老师主动联系,就业率有所提高。除考国网、考研、专升本的升学外,学生就业率有明显提高。一是继续采用兼职班主任,实现人人都带过班,人人关心学生就业;二是合理编制,无论专兼职,都是中共党员,教师服务和奉献意识较强。动员本系教师积极为学生推荐工作,利用自己的关系和资源,广泛开展就业宣传,增强我系就业宣传的引导与覆盖,逐渐形成了电气系全体教职工“全员抓就业”工作格局。

(二)抓重点任务,提高一次签约率

在就业工作中,时刻紧盯考国网、紧盯升学考研考专升本、紧盯征兵,紧盯重点岗位、紧盯帮扶,作为我系就业的重点任务。

2021届毕业生考国网39人,考研29人,专升本8人,应征入伍2人,西部计划1人,完成了本科就业任务达92%。高于全年的89%。电气系党总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力度,落实好毕业生的帮扶帮困工作,对2021届建档立卡贫困的20个家庭的学生,我系开展一对一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扶。由系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专业导师推荐,确保他们全部就业。

(三)抓工作落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抓制度建设。我系一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到系部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专门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形成了党总支、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三级联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配合招就处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次,抓实育人体系。组织考研交流、考国网交流、学习经验交流等,坚持就业育人。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1.坚持立德树人初心,教育学生不为就业率而签假协议、开假证明。2.坚持社会价值导向。教育学生不攀比薪酬,鼓励学生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3.鼓励青春创业奋斗,设法减少“慢就业”,防止形成啃老。4.保护学生合法权益,防止假实习、防止就业陷阱。

第三是深入调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党总支坚持对就业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了解院内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考察其他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掌握本系部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各方信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节奏、重点和方向,确保毕业就业工作取得实效。系主任利用学校组织去单位实地考察,积极开展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掌握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对电气、自动化行业的需求,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掌握学生就业第一手资料,开辟多种途径增加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毕业实习动员会、毕业就业指导课,正面教育和指导学生就业。班主任建立QQ、微信群及时发布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深入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及时教育和指导毕业生就业。

第四是不断提升就业工作队伍服务意识,主动出击,形成我系学生专业特长和就业特色,辅导员班主任积极鼓励学生考国网,并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2020年我系一名辅导员参加了山西省第六期就业创业工作人员轮训班,2021年又有三名教师参加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师的资格培训,专业课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蓝桥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我系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