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
山工智泉双创学院实施方案
校教〔2022〕5号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文件精神,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太阳集团tcy8722与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智酷”)于2021年12月31日完成合作协议签订,共同建设“山工智泉双创学院”(以下简称“双创学院”)。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构建双创学院为载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面向行业、面向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融入社会进步,促进高校与产业、经济、社会的紧密对接,培养造就一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在双创学院创建的过程中,加强实现“三个结合”。
第一,“内”与“外”的结合。是指充分将中关村智酷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与校内相关资源相结合,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双创学院的发展。
第二,“面”与“点”的结合。是指双创学院整合中关村智酷的优势资源,面向全校所有教学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以“创赛”为引领,实现“点”的突破。
第三,“建”与“管”的结合。是指双创学院在建设过程中,既有学院业务的实体部分,同时又兼具面向全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管理职能。
二、学院宗旨
经过3-5年,通过双创学院的建设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促进全校各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助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三、建设原则
(一)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育人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先行先试。在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的框架下,双创学院应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从体制机制、学科规划、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训和创业实践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再稳步发展,总结成果,全面推广,把双创学院打造成为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试验区,成为山西省高校双创典范和标杆。
(三)开放创新。双创学院坚持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加强区域交流(例如:山西智创城NO.7、阳泉清研院等)、校级协同和国家合作(例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交流中心),积极构建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国际合作等要素为一体化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念,彰显“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四、建设思路
坚持“一体、两翼、三融合、四协同”总体工作思路。即“一体”:双创学院在学校工作领导组“一体”工作模式指导下,整合校内创新创业相关职能,统筹校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两翼”: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实践训练体系。“三融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与科技创新充分融合、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四协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以“校内协同”、“校校协同”、“校企(政)协同”、“校地协同”为抓手,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五、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及发展定位,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孵化的新模式,强化专创融合与跨学科融合,依托中关村智酷产业资源优势,实现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行业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以双创实践育人的品牌效应,实现弯道超车,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双创示范学院。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加学生双创实践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型实践,拟用2-3年,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入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升级;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北京、山西两地的前沿科技产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新体系;搭建校、园两级,京晋泉三地孵化平台;培育一支专创融合的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双创教育实践成果,加强资源整合与品牌宣传;联合申报创业管理专业,以务求实效的原则,争取一批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六、实施内容
双创学院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总目标,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
(一)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列入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终形成包括“互联网思维”、“精益创新”、“互联网创新”、“精益创业”、“设计思维”、“新技术创新”等内容,并不断进行更新迭代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论以及工具的相应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案、授课PPT、典型案例、教学试题库、实践活动手册等课程资源。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按照大学四年不少于20个学分的课程要求,安排如下:
序号 |
年级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实施方 |
备注 |
1 |
大一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校内导师 |
师培+示范课 |
2 |
领袖力讲堂 |
2 |
企业导师 |
线上课程 |
3 |
创新讲堂 |
1 |
企业导师 |
线上课程 |
4 |
大二 |
设计思维 |
2 |
校内导师 |
师培+示范课 |
5 |
商业模式 |
2 |
校内+企业 |
在线课程+线下 |
6 |
创新创业竞赛 |
2 |
企业导师 |
|
7 |
大三 |
精益创业 |
2 |
校内导师 |
师培+示范课 |
8 |
创业综合实践(专业) |
3 |
企业导师 |
实践实训 |
9 |
大四 |
就业创业指导 |
2 |
校内+企业 |
在线课程+线下 |
10 |
毕业设计 |
2 |
校内+企业 |
|
学分合计 |
20 |
|
|
具体内容模块如下(以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为准):
1.大学一年级
(1)课程名称:《创新创业基础》
课程目标:初步了解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生力军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小班授课+线下课程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精神 |
时代背景、政策引领、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价值 |
6 |
4 |
2 |
2 |
模块二: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
创业者素质与能力、创业动机及驱动因素、团队组建和建设 |
6 |
3 |
3 |
3 |
模块三:创业机会与风险 |
创业机会来源、机会识别、机会评价、风险认知、风险防范与管控 |
4 |
2 |
2 |
4 |
模块四:创新行动 |
用户定位、痛点聚焦、创新设计、故事板 |
8 |
4 |
4 |
5 |
模块五:创业资源 |
创业资源类型、资源整合(人财物)、资源开发和管理 |
4 |
2 |
2 |
6 |
模块六:商业计划 |
商业计划书要素及逻辑架构 |
2 |
2 |
0 |
商业计划书“微型路演” |
2 |
0 |
2 |
总计 |
32 |
17 |
15 |
开设对象:针对大一新生(结合学校实际,目前在2022年度针对大二2020级学生开展)
(2)课程名称:《领袖力讲堂》
课程目标:中关村园区/基地知名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导师讲述创新创业,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意识,明确行业发展趋势等
课程类型:选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小班授课+线上课程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作业 |
1 |
模块一:人工智能 |
时代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岗位需求、创新方向、职业发展与规划等 |
8 |
8 |
|
2 |
模块二:科技信息 |
6 |
6 |
|
3 |
模块三:智能制造 |
6 |
6 |
|
4 |
模块四:农林牧渔 |
4 |
4 |
|
5 |
模块五:营销财管 |
4 |
4 |
|
6 |
模块六:文学艺术 |
4 |
4 |
|
总计 |
32 |
32 |
|
(3)课程名称:《创新讲堂》
课程类型:选修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创新与创新思维 |
设计、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形式及特征、设计思维流程、应用场景、价值和意义 |
2 |
2 |
0 |
|
2 |
模块二:市场用户 |
用户类型、用户需求探索 |
2 |
2 |
0 |
|
3 |
模块三: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
创业机会来源、风险、预防 |
2 |
2 |
0 |
|
4 |
模块四:市场分析 |
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品 |
2 |
2 |
0 |
|
5 |
模块五:商业模式 |
运营模式、盈利方式 |
2 |
2 |
0 |
|
6 |
模块六:营销推广 |
营销目的、渠道、手段等 |
2 |
2 |
0 |
|
7 |
模块七:企业创办 |
工商、人力、法务等 |
2 |
2 |
0 |
|
8 |
模块八;企业管理 |
企业制度、投融资、股权分配等 |
2 |
2 |
0 |
|
总计 |
16 |
16 |
0 |
|
2.大学二年级
(1)课程名称:《设计思维》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小班授课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设计与设计思维 |
设计、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形式及特征、设计思维流程、应用场景、价值和意义 |
4 |
3 |
1 |
2 |
模块二:共情 |
用户观察、用户访谈、同理心地图 |
6 |
3 |
3 |
3 |
模块三:定义 |
移情图、现状场景图、优先级排序 |
8 |
4 |
4 |
4 |
模块四:创新设计 |
头脑风暴、发散地图、世界咖啡、点投 |
6 |
3 |
3 |
5 |
模块五:原型 |
情景图、用户情绪曲线、价值故事 |
4 |
2 |
2 |
6 |
模块六:测试 |
用户跟踪、创新展示与评价、迭代优化 |
4 |
2 |
2 |
总计 |
32 |
17 |
15 |
(2)课程名称:《商业模式》
课程类型:选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商业模式概述 |
内涵、特征、类型、商业模式变革 |
6 |
4 |
2 |
2 |
模块二:商业模式工具 |
商业画布组成、应用案例分析 |
8 |
4 |
4 |
3 |
模块三:不同视角下的商业模式设计 |
消费者视角、渠道视角、产品视角 |
8 |
6 |
2 |
4 |
模块四: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价值创新、重新定义产品及服务、用户新需求 |
6 |
4 |
2 |
5 |
模块五:商业模式创新设计 |
价值画布展示 |
4 |
2 |
2 |
总计 |
32 |
20 |
12 |
(3)课程名称:《创新创业大赛》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大班讲座授课+项目式实践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大赛解读、价值及意义 |
大赛简介、大赛目标、大赛的价值和意义、历届大赛回顾 |
4 |
4 |
|
2 |
模块二:项目创意挖掘 |
宏观交集、技术趋势、政策趋势、市场趋势 |
8 |
4 |
4 |
3 |
模块三:项目论证 |
项目诊断、赛道组别选择 |
6 |
4 |
2 |
4 |
模块四:创赛备赛 |
大赛趋势分析、备赛建议、BP的撰写指导、路演PPT设计、商业模式梳理 |
10 |
6 |
4 |
5 |
模块五:案例分析 |
国赛金奖项目解析 |
4 |
3 |
1 |
总计 |
32 |
21 |
11 |
3.大学三年级
(1)课程名称:《精益创业》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小班授课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精益创业 |
思维演变、精益创业由来、核心精神、五大原则 |
4 |
3 |
1 |
2 |
模块二:用户思维 |
用户思维体验、用户及痛点的定位与聚焦 |
8 |
4 |
4 |
3 |
模块三:精益过程流 |
精益创业过程流、MVP、商业计划等 |
4 |
2 |
2 |
4 |
模块四:精益画布 |
独特卖点打造、门槛优势呈现、关键指标 |
12 |
6 |
6 |
5 |
模块五:案例分析 |
精益画布案例解析及实战 |
4 |
2 |
2 |
总计 |
32 |
17 |
15 |
(2)课程名称:《创业综合实践》
课程简介:“创业综合实践(又名创业实验室)”是中关村智酷发起、依托中关村软件园和中关村智酷产业基地,由学界和产业界导师、在校学生组成联合团队,将企业经验引入课堂,让学生进入真实企业,完成由合作企业提出的实际项目研究和转化工作。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工作,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在与创业者的共同工作中体验创业的乐趣和艰辛。同时,学生们的研究发现和工作成果也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获取渠道。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授课形式:聚焦某一专业/同一类型专业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企业观察 |
走进企业、行业现状总结 |
6 |
2 |
4 |
2 |
模块二:企业调研 |
同类型企业运行现状、前沿趋势 |
8 |
0 |
8 |
3 |
模块三:项目顶岗 |
任务执行 |
16 |
4 |
12 |
4 |
模块四:问题澄清 |
问题发掘与创新变革 |
8 |
2 |
6 |
5 |
模块五:项目验证 |
原型测试、市场反馈收集与分析 |
10 |
4 |
6 |
总计 |
48 |
12 |
36 |
4.大学四年级
(1)课程名称:《就业创业指导》(结合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授课形式:小班授课(就业以学校为主,创业以企业为主)
课程框架:
序号 |
模块 |
章节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模块一:职业生涯规划 |
理解职业生涯、生涯理论、生涯规划步骤和原则 |
6 |
4 |
2 |
2 |
模块二:个人发展 |
自我探索方法和路径、自我优劣势、兴趣点探索、能力评估、职业价值观 |
6 |
4 |
2 |
3 |
模块三:职业环境 |
职业现状与趋势 |
2 |
2 |
0 |
4 |
模块四:生涯决策及行动 |
生涯决策过程、方法、计划制定、就业规划、案例分析 |
2 |
2 |
0 |
5 |
模块五:创业者特质创业计划 |
创新创业者素质、资源支撑、创业计划可行性 |
4 |
2 |
2 |
6 |
模块六:创业政策、趋势 |
行业动态、就业态势、创业政策导向 |
4 |
4 |
0 |
7 |
模块七:就业选择与就业准备 |
企业用人原则、面试技巧、沟通礼仪、简历制作等 |
8 |
4 |
4 |
总计 |
32 |
22 |
10 |
(2)课程名称:《毕业设计》(结合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课程框架:运用问题发掘、问题分析定位、问题聚焦、解决方案设计、优先级评价(点状问题图、柱状类比图、流程工序图、小山工坊、优先级)等方法论和工具,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呈现调研报告,并能聚焦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5.课程实施安排
(1)校内导师
企业导师开发课程—师资培训—企业导师示范课(校内导师观摩)—教学研讨—随堂指导
(2)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完成开发、授课
(3)校内导师+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开发线上课程+校内导师讲授
(二)创新创业师资培养
实施安排:创新创业课程开课前至少2周完成师资培训
校内三级师资建设
1.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系部的开展,要大力依托各系部党总支、行政、分团委、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各系部内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同时聘请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构建创新思维师资(一级师资)。
目标:能够讲授创新创业教育部分课程,能够正确引领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同时掌握一定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理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让大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就在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创新更是人人应具备的意识,创业也不是少数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领具备创新创业相应条件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班,接受更深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
2.在各系部中由专业教师主导,依托大赛和专业创新工作室构建创新实践师资(二级师资)。
目标:通过教师的不同工坊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接受专业创新部分的提升,并且引导学生创新贴近自身专业,做到专业与创新的融合,并且组织学生构建形成不同专业协同创新的项目。
3.以一、二级师资为核心,以大学生创业园运营老师为主导,筛选出具备创业项目指导能力的创业孵化师资(三级师资)。
目标:对经过专业创新培养的学生进行创业专项培养,使学生拥有创业后端应具备的人力资源、法务、团队、股权分配、知识产权、融资对接、市场渠道等资源整合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真实的体验创业,并为有条件的项目团队面向阳泉智创城NO.7基地、太原智创城NO.2以及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推荐,综合条件符合的项目团队入园接受服务,进行创业孵化。
4.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及训练营
(1)创新创业基础培训,培养创新创业教师;
(2)创新创业讲师培训,培养创新创业讲师;
(3)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培养创新创业导师;
(4)创新创业精英导师培训,选拔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到中关村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挂职(观摩)实践。
不同层级的师资培训,可以满足创新创业通识性教育、专业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师资培养课程模块详见附件。
(三)创新创业项目培育
1.创新创业竞赛计划
详见附件
2.创新创业孵化
(1)学院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
以各级大赛为媒介,不断发掘具有代表性、科技创新性、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优秀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可以在校内创业园接受预孵化,同时,也作为校内创新创业的成果展示。
(2)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
在入驻校内大学生创业园的项目中,通过大赛进行项目遴选,由学校推荐优秀项目,充分发挥中关村智酷的资源优势,对接中关村北京、太原、阳泉等全国各基地资源,助力学校项目的转化落地。
(3)服务输出
◆企业家沙龙
根据阳泉智创城NO.7基地的实际情况参加企业家沙龙活动,围绕企业管理知识的展开,策划主题研讨、政策说明、交流学习,探讨热点经济话题以及当前市场发展现状,关注企业家精神世界,感受企业家视野中的企业发展定位,在释疑解惑和思想碰撞中,提升师资和项目团队成员的企业家思想意识和人文素养。
◆赛事与融资对接
参加教育维度以外的,更近距离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一些融资对接会,感受不同行业真实的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现状,同时看到自身项目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从而科学合理的进行创业,并且体会真实的资本介入。
◆讲座(创新创业类及前沿讲座)
阳泉智创城NO.7基地不定期举行一些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分享和交流会,同时大赛中心和大创园通过《大赛V课》、《创业讲堂》等线上、线下课程方式帮助老师和学生丰富相关行业知识,开拓创新创业视野,了解时代发展现状。
(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火种行动》、《创客马拉松》和《创客有话说》均制定单独的实施方案,在课程开展之后,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实施。
七、近期工作计划
序号 |
项目 |
启动时间 |
目标 |
1 |
创新创业教育 |
2022年开学后 |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展开 |
2 |
载体建设 |
2022年4月 |
可入驻使用 |
3 |
大赛项目培育 |
2022年开学后 |
展开项目挖掘和大赛通识解读 |
4 |
师资培训 |
2022年开学前 |
完成1-2期,不少于40人的师资培养 |
5 |
团队建设 |
2022年3月 |
完成双创学院校企队伍组建 |
围绕整体实施方案本周(2022年1月17-21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开展校企研讨,确定相关事宜。
附件:1.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部分在线课程
2.创新创业师资培训部分课程
3.太阳集团tcy8722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
4.太阳集团tcy8722创赛项目培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