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线下一流课程《Java程序设计》
1 课程基本信息
《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向大三学生开设。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是继《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的后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为《Java ee程序设计》、《企业级应用开发》等课程奠定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Java程序设计将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正确的软件开发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具备JAVA语言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GUI、JDBC、多线程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能运用JAVA编程思想和方法分析软件需求、判断、选择、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具备对图形用户界面和数据库应用等项目开发或维护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中提供基础。
素质目标:学生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规范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 课程建设情况
初探:主要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形成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教材2014年出版,被省内外多所高校选用。

建设:为解决教学资源缺乏,课时不足问题,构建了校内“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了习题库、试卷库和教学资料库。
发展: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教学。着重利用线上精品视频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录制了微课视频,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习题库、基于线上平台的线下教学设计等,形成可操作的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实践教学指导案例,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方便师生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4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内容高阶。课程跟踪JAVA新版本新技术的发展,结合科研最新成果,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进行讲解,构建了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知识应用,更好的为企业需求服务。

(2)课程思政融入。精心挖掘思政元素,精心寻找思政案例,精心设计思政融入过程。努力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素养。

(3)教学模式创新。采用237教学模式。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学习、课后督导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闭环。引入任务驱动与各类互动,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补充,有效解决教学课时不足,师生交流困难,学生厌学问题。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师学生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4)考核评价创新。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评价策略,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提高了目标达成的挑战度。
